當前位置:首頁 >> 地方改革探索

安徽桐城探索建立新時代“六尺巷工作法”

發稿時間:2023-05-10 14:12:26   來源:光明日報   作者:記者 丁一鳴 常河

  “一紙書來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相傳清康熙年間,名臣張英在安徽桐城的家人因宅基問題與鄰居吳家發生糾紛,張家人千里傳書到京城求救,張英收書后遂批詩一首。張家人得書后豁然開朗,主動退讓三尺,吳家人見狀深受感動,亦退讓三尺,聞名歷史的“六尺巷”因此形成。近年來,安徽桐城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積極從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智慧,將六尺巷典故蘊含的“禮讓和諧”精神注入社會治理,形成了以“源頭治理、多元共治、和諧共享”為體系,以“信訪不上行、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為目標的新時代“六尺巷工作法”。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完善社會治理體系”,強調“在社會基層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中國式現代化,人民是邏輯起點,人民是價值旨歸。完善社會治理體系助力中國式現代化,同樣錨定的是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安徽桐城探索形成的新時代“六尺巷工作法”,堅持和發展了新時代“楓橋經驗”,取得顯著效果:全市矛盾糾紛、萬人成訟率、警情數和發案數逐年下降,調解成功率、群眾安全感和政法滿意度逐年上升,連續十余年蟬聯“省級平安縣”,并獲評“平安中國建設示范縣”等稱號。

從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社會治理智慧

  桐城市黃甲鎮黃鋪村村民說事會,面對面聽民聲、答民疑、解民憂。黃連方攝/光明圖片

  “法庭的作用不僅是判”

  “一直以來,鄉鎮法庭都存在著‘案多人少’的矛盾,一邊是群眾面臨訴訟需要付出較高的時間和金錢成本,另一邊是法官面臨海量案件而疲于奔命。”桐城市人民法院孔城法庭庭長張誠如是說。

  為緩解日益突出的“案多人少”矛盾,2015年,桐城法院提出“六尺巷工作法”,率先在孔城法庭試點運行。如今,“六尺巷調解室”已建成240余個,覆蓋了桐城全市所有基層單位。

  張誠介紹,“六尺巷工作法”分為“聽、辨、勸、借、讓、和”六步。

  聽,過去傾聽當事人陳述多在庭上,現在庭前庭上庭后皆可聽,線上線下皆可聽,方便了法官和調解員了解各方訴求和矛盾焦點。

  辨,釋法明理、明辨是非,“要尋求各方利益之間的平衡點,而不是和稀泥”。

  勸,“這是最關鍵一步”,從法律、道德、文化層面進行勸導,同時還要顧及當事人脾氣秉性、當地風土人情等因素選擇合適的勸導方式、運用恰當的勸導語言。

  借,則是借力調解,“讓派出所、司法所等單位的案外人參與進來”,進一步說服當事人。

  讓,依據六尺巷典故,倡議“強者先讓,互諒互讓”,在明辨是非的前提下,更加關注弱勢群體利益。

  和,不是為了和而和,而是要將矛盾“斬草除根”,通過加強對重點案件回訪等措施,讓破裂的社會關系在調解中得以修復,達到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統一。

  “近年來,我們將處置矛盾糾紛的端口進一步前移,建立起了‘庭所聯動’機制,在派出所接到群眾糾紛警情后,法庭提前介入,力爭將矛盾消滅在萌芽狀態。”張誠說。

  孔城鎮毗鄰桐城經開區,如何協調解決企業間糾紛是孔城法庭的工作重點之一。“去年1月,經開區某服飾公司倉庫失火,殃及一墻之隔的某塑料廠,雙方賠償事宜久久沒有談妥,原告一紙訴狀將被告訴至法庭。承辦法官了解案件基本事實后,第一時間組織雙方當事人調解,由于積怨已久,且對賠償數額分歧較大,雙方未達成一致意見。但雙方都是小微企業,如果啟動鑒定程序,恐怕都耗不起。”張誠向記者分享了一個典型案例。

  于是,承辦法官到案發現場進行了實地勘察,在原被告都在場的情況下,對原告的損失一一核算。被告親眼看見原告貨物受損情況后,自覺理虧。承辦法官抓住機會,巧妙運用六尺巷典故進行勸導,引導雙方當事人互諒互讓。最終,雙方對賠償數額達成一致意見,握手言和,案結事了。

  當前,孔城法庭涉小微企業糾紛案件調撤率已達70%,為小微企業健康有序發展提供了良好環境。“打官司總有一方敗訴,運用好調解,往往能夠取得更好的社會效果。如今,法庭的作用已不僅是判。”張誠說。

從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社會治理智慧

  桐城市文昌街道網格員耐心為居民提供幫助。資料圖片

  “群眾事無小事”

  桐城市市場監管局文昌市場監管所里有一間特別的辦公室——永紅暖心工作室,創始人是副所長方永紅,他也被文昌街道大大小小的商戶和廣大消費者親切地稱為“方能人”。

  翻開厚厚的工作臺賬,各類消費糾紛的詳情、證據、處理結果等一目了然。“你看這里面記錄的很多糾紛,無非是三塊五塊、三斤五斤的事,但是群眾事無小事,一旦調處不好,小爭端就有可能變成大禍患。”方永紅說。

  從事消費維權工作30年,方永紅總結摸索出了一套“三快五心”工作法,即快受理、快辦理、快反饋,熱心接待、精心研判、耐心傾聽、盡心辦理、誠心反饋。在此基礎上,他進一步將新時代“六尺巷工作法”融入消費糾紛調解,總結歸納出“聽、理、勸、借、退、和”六步工作法,并綜合調動人民調解、行政調解、企業、志愿服務團隊等多方力量,推動消費維權端口不斷前移。

  “以前一年可能都接不到100起投訴,隨著消費者維權意識不斷提高,現在一年要接到1000多起投訴。”然而,在“六尺巷工作法”推動下,伴隨著投訴量劇增的是辦結率與消費者滿意度的不斷提升。“調解消費糾紛中,我們堅持以法為據釋法理、以理服人評事理、以情感人講情理,堅決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推動市場公平有序發展。”方永紅說。

  今年2月,桐城市民余某反映自己購買的新車油耗大、行駛時有抖動,要求換車,但是商家只同意維修。“雙方自行協商時分歧較大,為此投訴人還采取了堵門、拉橫幅等過激方式,我當時預判到如果不及時處置,后續可能產生比較嚴重的后果。”方永紅回憶。

  他當即趕往商家,耐心傾聽雙方意見,并安撫好投訴人情緒,在投訴人答應不以過激方式維權后,約定擇日再談。“投訴人家庭經濟狀況比較困難,借錢買車是為了跑車養家糊口。調解過程中,我們充分考慮到了這一點,為此特別邀請了市消保委、街道綜治辦、派出所一同參與調解。最終,雙方握手言和,商家同意更換發動機,并支付誤工費1萬元。”方永紅說。

  就在接受記者采訪前,方永紅還辦結了一起消費糾紛。一位市民購買菠蘿蜜后發現變質,要求十倍賠償,方永紅為此跑了三次,最終雙方才達成一致。“還是那句話,群眾事無小事。”他告訴記者。

從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社會治理智慧

  合肥工業大學文法學院師生到桐城法院孔城法庭參加“法庭開放日”活動。資料圖片

  “協商‘小平臺’凝聚起了‘大合力’”

  “萬橋排澇站到汪圩組路段機耕路狀況很差,下雨天道路泥濘,非常影響行人和農機車通行。”村民代表桂松苗首先發言。

  “龍山新村小區公園地面步道破損,健身設施老舊,周邊雜樹雜草橫生,既影響美觀又不利于休閑娛樂。”黨員代表謝余照接著說。

  “在外務工人員詢問田畝政策難,我建議每戶派個年輕代表加入村群,及時得知最新的村務資訊”……

  記錄人齊凱快速記錄著大家線上線下發言內容,并做初步整理,準備接下來的議題討論。

  這是全國村級議事協商創新實驗試點桐城市雙港鎮龍山村議事大廳會議現場發生的一幕。“我們提前一周將議事通知發給了議事成員,大家都有所準備,講到關乎全村利益的大事,大家積極性很高。”龍山村黨支部書記張曉英說。

從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社會治理智慧

  一起打架糾紛案的當事人,在桐城法院孔城法庭“六尺巷調解工作室”經過調解后握手言和。資料圖片

  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之一。近年來,龍山村充分運用新時代“六尺巷工作法”,形成了議事協商“四上四下”工作法。即“群眾意見上”:每月確定“說事日”,通過“線上+線下”反映問題和訴求;“干部征求下”: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和“千家萬戶訪平安”,開展“民情家訪”收集意見建議;“協商結果上”:協商議事堅持依法依規、公開表決和少數服從多數形成協商結果;“民主懇談下”:以民情懇談會、民主議事會、村民說事會等形式開展協商;“落實情況上”:根據協商結果,建立責任清單,明確責任人員、責任單位和辦理時限,實行分級分類辦理;“責任清單下”:適時對工作開展情況進行督查檢查,協調解決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確保工作有效推進;“民主評議上”:通過群眾評價、鎮村互評、組織評議等方式,公開評議結果;“辦理結果下”:對評議結果進行公示,并強化結果運用。

  以龍山新村小區公園人居環境整治為例,在村級議事協商會議后,經過村委會討論通過,環境整治行動拉開序幕。如今的公園煥然一新,水庫塘底淤泥清除干凈、河面寬敞、河水清澈;拆除了危橋,修建了休閑步道;120米入戶支干道修成了寬敞平整的水泥路面;水庫沿岸的雜樹挖除,栽種了觀賞苗木;原有的下水管網進行了疏通改建……

  “現在一打開門,滿眼都是美景,這都要感謝村民議事會,是它給了我們一個暢所欲言的好平臺。”當時提出建議的黨員代表謝余照說。

  2022年以來,龍山村通過議事協商辦理村級重大事項150余項,解決村民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200余個,累計公開議事實施過程和結果500余次。“協商‘小平臺’凝聚起了鄉村治理‘大合力’,有事好商量、遇事多商量、做事先商量嘛!”張曉英笑著說。

中国改革网中国改革网 新乡市新星泵阀有限公司 三亚新闻网 荣成市人和镇鲁荣石材厂 山西鑫长荣石业有限公司 汕头市富达尔玩具实业有限公司 苏州瑞金白癜风研究院 湖北乐尔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波拉米拉服饰 河南卓诚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深圳市耕谷阳网络设备有限公司 浙江格宜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深圳索电医疗 宁波巨龙尺业制造有限公司 常州市康达医疗康复设备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