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改革動態

改革動態

國家發展改革委: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取得初步成效

發稿時間:2023-06-06 15:47:20  

  6月5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李春臨出席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介紹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有關情況并回答提問。商務部市場體系建設司司長周強,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綜合規劃司司長朱劍橋出席發布會并回答了記者提問。以下為發布會部分圖文實錄。

  情況介紹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 李春臨:5月19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了落實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部署總體工作方案和近期舉措。今天,我想利用這個機會,向大家簡要介紹一下相關背景情況。

  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全局和戰略高度作出的重大部署。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深化要素市場化改革,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去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印發實施。文件出臺一年多來,各地區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扎實推進各項重點任務落實落地。

  一是組織各地對妨礙統一市場政策措施開展自查清理,廢止、修訂和糾正了一批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政策措施。集中組織宣傳引導,營造有利社會氛圍。二是圍繞強化市場基礎制度規則統一、促進要素和資源市場統一、推進商品和服務市場高水平統一、推進市場監管公平統一,在完善產權、市場準入、公平競爭、信用等方面出臺了一批配套政策。三是重點領域工作取得積極進展,包括全面實行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全面啟動深化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試點,全面取消二手車限遷政策,推進全國統一電力市場體系和碳市場、統一開放的交通運輸市場建設等。四是整治了一批突出問題,加大對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行為的查處力度,通報了一批違背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典型案例,在全國范圍內開展涉企違規收費問題專項整治。

  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取得初步成效,社會共識進一步增強,重點任務的實施路徑進一步明確,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重大改革部署對穩定發展預期、釋放市場活力、降低交易成本、促進循環暢通發揮了積極作用。這次國務院常務會議對貫徹落實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工作進行了再動員、再部署,我們要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做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參與者、推動者和實踐者,切實把各項任務落到實處。

  答記者問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記者: 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落實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部署總體工作方案和近期舉措時,強調要進一步統一思想、壓實責任,自覺在大局下想問題、做工作,對此應該如何理解?

  李春臨

  首先,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此次國務院常務會議強調要進一步統一思想、壓實責任,自覺在大局下想問題、做工作,堅決打破思維定式,防止本位主義,對推進有關工作部署見效至關重要。我想,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把握。

  一是深刻認識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重大意義。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促進商品要素資源在更大范圍暢通流動,有利于充分發揮我國經濟縱深廣闊的優勢,提高資源配置效率,進一步釋放市場潛力,更好利用全球先進資源要素,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二是全面理解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科學內涵。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這個《意見》是去年4月10日正式對外發布的,各位新聞媒體的朋友們可以在網站上查到,里面干貨滿滿、要求很高,明確提出要“加快建設高效規范、公平競爭、充分開放的全國統一大市場”,這是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核心內涵。高效規范就是要在更大范圍內有效配置資源,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同時要完善制度規則,進一步厘清政府與市場的邊界。公平競爭就是要營造公平競爭的環境,消除妨礙公平競爭的各種因素。充分開放就是要堅持推進高水平開放,增強國內國際兩個市場聯動,形成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發展格局。所以說,全國統一大市場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下的統一大市場,是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的統一大市場,是面向全球、充分開放的統一大市場。

  三是準確把握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實踐要求。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要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堅持標本兼治和長短結合。既要針對突出問題集中開展專項治理,拆除制約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的“籬笆”;又要久久為功,善于運用改革的思路和辦法,進一步健全相關體制機制和配套制度,培育有利于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土壤”。也就是說,既要拆“籬笆”,又要換“籬笆”滋生的“土壤”。

  四是切實壓實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工作責任。各地區要正確處理局部和全局的關系,讓“小局”服從于“大局”和“全局”,讓“小道理”服從于“大道理”,堅決破除地方保護主義,確保落實不打折扣,主動糾治不當市場干預行為。有關部門要堅持主動作為、相向而行,堅決破除本位主義,對本行業、本領域存在的突出問題,狠抓督促整改,出臺配套政策,建立抓落實的閉環機制。

  澎湃新聞記者:打造統一的要素市場是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一個重點。請問,當前進展如何?后續將開展哪些重點工作?

  李春臨

  統一的要素市場是全國統一大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重點領域。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深化要素市場化改革的決策部署,近年來,各方面持續加力,共同推動一批實質性改革舉措相繼落地、漸次開花。比如,深化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試點工作全面啟動,穩妥有序放開放寬城市落戶政策,全面實行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統一公司、企業債券發行審核監管職責,推動形成互聯互通的技術交易網絡,加快構建統一的數據基礎制度體系等等,這些改革正在有力有序推進。新一屆政府成立后,按照機構改革相關要求,原來由發改委管理的企業債發行審核職能劃轉到了證監會,現在劃轉后由證監會審核發行的第一批企業債已正式在市場上發行,這些改革都在有效往前推進。總體來看,各要素領域改革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進一步提升,產生了改革與發展互促共進的疊加效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

  下一步,我們將會同有關方面,圍繞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部署的各項重點任務,堅持系統觀念,健全城鄉統一的土地和勞動力市場,加快發展統一的資本市場,加快培育統一的技術和數據市場,破除要素市場分割和多軌運行,推動各領域要素市場制度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實施過程中相互促進、在改革成效上相得益彰。

  第一財經記者:我們注意到,《關于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提到,要實行統一的市場準入制度。請問,目前實施情況如何,下一步還將有哪些舉措?

  李春臨

  黨的二十大明確,市場準入制度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礎制度之一,實行統一的市場準入制度是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重要任務。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有關要求,我們會同有關部門扎實推進市場準入制度體系建設,近期工作進展可以總結為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全國統一的市場準入制度體系得到全面確立。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首次提出“實行統一的市場準入制度”和“制定負面清單”;黨的十九大進一步明確“全面實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黨的二十大對完善市場準入制度作出了新的重要部署。實行負面清單管理模式,意味著清單之外的行業、領域、業務,各類經營主體皆可依法平等進入。2018年首版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發布以來,歷經三次動態修訂,現在實行的是《市場準入負面清單(2022年版)》。實施負面清單制度以來,市場準入管理體系不斷完善,妨礙生產要素市場化配置和商品服務流通體制機制障礙進一步破除,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結合更好實現。

  二是清單落地實施機制不斷健全。自2021年第四季度起,建立違背市場準入負面清單案例歸集和通報制度,按照“一案一核查、一案一通報”原則,在全國范圍內對違背清單有關規定的案例定期進行通報,社會輿論反響積極。自2021年起,分兩批指導10個省份試點開展市場準入效能評估,在評估工作機制、工作方案、指標設計、結果運用等方面作出了重要探索和良好示范。

  三是放寬準入試點有序推進。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推動市場準入放寬的有關要求,先后出臺了海南、深圳放寬準入特別措施,在科技創新、醫藥健康、現代種業、商業航天和新型能源等領域推出了一批具有較高含金量的政策舉措,取得了積極成效。

  2023年是落實黨的二十大對市場準入制度體系建設新要求的開局之年,我們將堅持問題導向,聚焦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更好發揮市場準入制度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有效運行的作用,進一步完善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動態調整機制,健全清單落地實施機制,加力破除各類隱性壁壘,探索更加規范高效的放寬市場準入改革路徑,推動形成更加健全完善的市場準入制度體系,努力營造更加公平暢通的市場準入環境。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接下來,如何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推進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更好更有效地落地?

  李春臨

  俗話說得好,一分部署,九分落實。下一步,我們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實國務院常務會議精神,重點做好以下四個方面工作,爭取推動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取得實質性進展。

  第一,針對當前突出問題抓緊開展系列專項行動。開展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政策措施清理,對市場準入和退出、強制產業配套或投資、工程建設、招標投標以及政府采購等領域突出問題開展專項整治,制定不當市場干預行為防范事項清單,建立經營主體反映問題快速響應處理機制等,運用約談整改、問效評估、案例通報等方式強化制度剛性約束。

  第二,加快完善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配套政策。聚焦市場基礎制度、市場設施聯通、要素和資源市場、商品和服務市場、市場監管等領域,推動加快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法、公平競爭審查條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實施條例等立法進程,修訂市場準入負面清單,研究制定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標準指引,推動政策制度體系不斷健全。

  第三,完善適應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長效體制機制。以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為導向,進一步完善財稅、統計以及地方政績考核制度。加強對重大生產力布局的統一規劃和宏觀指導,強化產業政策統籌,推動構建優勢互補、合理分工、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和國土空間體系。

  第四,切實抓好工作落實。充分發揮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部門協調機制作用,加大統籌協調力度,細化責任分工,強化跟蹤督促,推動各項舉措落實落細、落地見效,及時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形成抓落實的合力。

中国改革网中国改革网 新乡市新星泵阀有限公司 三亚新闻网 荣成市人和镇鲁荣石材厂 山西鑫长荣石业有限公司 汕头市富达尔玩具实业有限公司 苏州瑞金白癜风研究院 湖北乐尔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波拉米拉服饰 河南卓诚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深圳市耕谷阳网络设备有限公司 浙江格宜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深圳索电医疗 宁波巨龙尺业制造有限公司 常州市康达医疗康复设备有限公司